新科中研院院士張元豪,1972年生,是本屆最年輕的院士,也是親民黨前副主席張昭雄的長子。聽聞兒子當選院士,張昭雄非常欣喜,他說當年擔心教改,於是讓兒子國一時出國當小留學生,兒子一路在學風自由的美國得到很多幫助,沒想到台灣教改的小難民,如今成為中研院院士。曾任林口長庚醫院院長的張昭雄說,他的工作一直很忙,孩子的教育由當過中學教師的太太一手打點。張元豪小學畢業時,教改即將推動,他們認為學業成績不錯的張元豪是「學術傾向的孩子」,但當時的氛圍講求每個孩子水準均一,夫妻倆於是決定送孩子去美國念書。張昭雄說,因為倉促決定,張元豪來不及去補習英文,到了美國,從最基礎的英文開始學起。記得第一年,張元豪的英文拿B,但其他科目都是A。中學到高中,張元豪暑假時回台灣,很忙的張昭雄便把他「丟」到長庚的實驗室,張元豪自己在醫院裡跟著長庚醫師做研究,對生物、醫學,產生興趣。張昭雄認為,兒子有今天的成績,在美國,優秀的年輕人可以獲得許多支持與機會,功不可沒。他舉以下兩件事為例:張元豪進入哈佛大學後,第一年暑假沒有回台灣,他自己跑去學校裡的實驗室敲門問:「有沒有什麼工作可以讓我做?」當時碰到一位從MIT來的教授,跟他說:「你問錯了問題,如果你想來這個實驗室,你應該要問:我有個問題想要解決,這裡可不可以幫我?」張昭雄說,張元豪於是回去把這位教授近10年發表的論文都讀過,再去和他談。給果這位教授不因為他只是大學新生而不理他,願意每兩周挪出卅分鐘和他討論,甚至介紹他去其他實驗室,利用最新技術做研究。張元豪有興趣的題目是:神經切斷後自我癒合,神經纖維是怎麼找到原來的地方再度長好?這研究讓他大學時代就有論文發表於「Nature」期刊,打下很好的基礎。後來張元豪申請哈佛醫學院,一路拿獎學金,也有研究經費支持,美國鼓勵學醫的人去做基礎研究,認為如此做出來的研究比較有機會應用於臨床。另外,2007年時,基因定序結果已發表,張元豪認為,全身皮膚的DNA組成應該相同,例如頭皮和臉皮同是皮膚,但為何頭皮會長頭髮,臉皮卻不會?張元豪推測,可能與纖維母細胞有關,透過基因晶片檢測,發現與不同部位皮膚的纖維母細胞的RNA有些微的不同,可調控基因表現,根據這個研究,提供抗老化、癌症治療的新方向。這個研究領域由張元豪開啟,但還沒有研究成果之前,就獲得霍華休斯基金會大力支持,拿到五年三百萬美元的資助,並給予張元豪極大的信任與自由。張昭雄開玩笑說,這和國內研究經費必須每個細項都要報帳,大不相同。張昭雄認為,國內發展生技產業,應該要給年輕人更多機會與空間,也要有策略和方法,鼓勵更多從事臨床醫學的人投入基礎研究。

新科中研院院士張元豪(左二)與研究室成員合影。圖/取自「The Chang lab」網站

分享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ikbarkerm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